- 当前位置:
- 首页
- >
- 成果转换
- >
- 力致固-液-固转变的3D打印技术
力致固-液-固转变的3D打印技术
- 分享到:
- 项目计划总投入:500万元
- 奖励金额:面议
- 单位名称:厦门大学
- 所属领域:高端装备制造
- 技术需求类型:“卡脖子” 前沿技术、关键核心(共性)技术、关键零部件、材料及工艺的技术瓶颈
- 期望合作方式:技术入股、联合开发、共建新的研发生产实体
- 联系人:武*
- 联系电话:18859239109
我要揭榜
成果介绍
1.1 项目背景三维(3D)打印技术彻底革新了高性能材料的制造方式,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设计灵活性和自由度。然而,实际应用中依然面临材料种类受限及成品质量不佳等挑战,通常无法达到传统制造方法所能实现的性能标准。这种局限性主要源于现有打印技术依赖于热固化或光固化的原理,需要特定的光学和热学性能支持,同时受制于光衰减、热传导,以及添加剂、填料和预固化阶段的影响,导致材料需经过精密设计才能满足打印工艺的要求。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开发突破光、热导相变及流变性限制的新型打印机制。1.2 取得成果3D打印应以材料为核心,强调使制造工艺与材料的本征性能相匹配,而非迫使材料为适应工艺或设备而妥协其固有特性。为此,本研究团队另辟蹊径,于国际首创基于机械力驱动的增材制造策略,绕过了传统增材制造对光学、热学及流变特性的严格要求,具备以下显著优势:1)毫秒级固-液-固转变速率。通过机械力驱动,实现材料固-液-固相变速率可达50毫秒,相较于传统光固化和热固化增材制造技术(通常为数秒至数十秒)提高至少两个数量级。超快相变速率能够支持在90°(垂直)至0°(水平)的悬空结构直接打印,无需支撑结构或辅助固化系统,大幅提升了复杂几何结构的制造能力。2)固-液相变可逆性。机械力诱导的固-液相变具备高度可逆性,允许在打印过程中进行擦除、修改、结构重建操作,是传统增材制造技术所不具备的显著优势,提供了实时优化与调整复杂结构设计的可能性,极大增强了工艺灵活性与设计自由度。3)微米级按需液化控制。该技术能够在微米尺度范围内实现精确的按需液化操作,并具备时空可控的固-液-固相变调控能力,显著提升了增材制造过程中对复杂结构的构建能力。4)无改性直接打印。该技术可对原材料直接打印,绕过了传统工艺对材料光学、热学和流变性能的严格要求。其基于“先固化后打印”的原理,液态材料可先固化为固态,再通过机械力诱导液化和再固化,构建指定的复杂结构。同时,该技术也允许对固态材料的直接打印,兼顾液相与固相原材料的打印,拓宽了可打印材料的种类和应用领域。5)广泛的材料兼容性。研究团队依托该技术已成功实现对多种固态材料的直接打印,包括商用树脂和3M胶带等常见材料。生活中常见聚合物,如塑料袋/瓶、牙签棒、亚克力板、PVC管等材料亦可通过机械力诱导按需固-液-固转变,目前处于喷头设计及喂料方式优化阶段。验证过程中,尚无法实现固-液-固转变的材料主要为PDMS。此外,液态原材料可先固化为固体再进行打印,从而根据目标器件的性能需求灵活设计原材料的成分。例如,以聚硅氮烷为基体时,可以添加纤维、颗粒、纳米片等金属、陶瓷或聚合物填料,填料浓度适配范围为0wt%至65wt%(加入稀释剂后可进一步提高),是传统打印方式无法达到的成分浓度设计自由度,进一步扩展了材料选择的灵活性和应用潜力。
揭榜条件
本项目的核心技术为喷头,全新自主研发设计,其打印原理为国际首创,兼具薄膜喷印与面外3D复杂结构打印能力。希望合作单位提供以下指导与帮助:1)需求单位为3D打印制造领域2)提供平台安装调试喷头,指出应用过程中典型问题3)本项目主要技术特点为材料兼容性广及材料无改性直接打印,提供现3D打印领域无法打印的材料和结构及一些领域类突出问题及演示案例,通过该喷头得到解决和展示4)支持成果论文的发表